在新组建企业中,中国建材为原有企业保留了30%的股份,且多数由原民企创业者继续担任管理者,成为规范治理企业的职业经理人。
多个社会高度关注、突破难度大的硬骨头,成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关注重点。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走出的第一步,是搭建改革的组织保障体系,制定改革的统领性总体方案。
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试点方案》、《设立跨行政区划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试点方案》等。根据方案,此次财税体制改革不是解一时之弊,而是着眼长远机制的系统性重构。外界普遍认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棋局中,财税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无论是构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环境治理还是改善民生,都需要财税体制改革的配套。例如,国企改革最关键性文件尚未出炉,整体方案有待落实,也可能会有大的改革动作,值得期待。2014年年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5年工作要点》。
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了《中央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等。2014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审议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澳双方的谈判结果是,包括奶粉等在内,我国目前对主要乳制品实施的10%20%的关税将分911年才逐步降为零,其中奶粉还特别保留了特殊保障机制。
一旦进口数量超过规定的上限就不再实施自贸区的税率,而是恢复实施正常的最惠国税率。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关于天津、广东、福建自贸区获批后的新进展,沈丹阳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在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上海自贸试验区2014版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的基础上,结合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新设三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的需要,在制定自贸试验区外商准入特别管理措施时,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去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门类广泛,涉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制造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采矿业和批发零售业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领域,3个行业对外投资额共计738.5亿美元。此外,制造业领域并购活跃,农业领域跨国并购取得突破,中粮集团以15亿美元并购新加坡来宝农业公司和以12.9亿美元并购荷兰尼德拉公司,成为迄今农业领域对外投资最大的两个项目。
去年我国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028.9亿美元,同比增长14.1%。双向投资首次接近平衡据商务部统计,去年我国对外投资1160亿美元,如果加上第三地融资再投资,去年我国对外投资规模在1400亿美元左右,比去年我国利用外资金额多200亿美元。
国家电网公司以21.01亿欧元收购意大利存贷款能源网公司35%股权。自贸园区里服务业开放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商务部将选择金融服务以及医疗、教育等重点领域做好服务业扩大开放的试点,并且及时总结试点经验,为下一步在全国更大范围内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提供参考借鉴。能矿领域继续成为投资热点,五矿资源等企业联营体以58.5亿美元收购秘鲁拉斯邦巴斯铜矿。沈丹阳称,下一步商务部将深化对外投资合作管理制度的改革,加强事前规划引导和公共服务,加强事后监管保障和风险应对,继续提高便利化水平,为企业营造更加宽松的外部环境。
去年我国大型对外投资并购项目投资领域呈现多元趋势。进一步推进确立企业对外投资的主体地位,更多释放企业境外投资的活力。我国双向投资去年首次接近平衡。不仅如此,降税期结束之后,该机制还要再保留几年,在确认降税对国内产业没有产生冲击之后才最终结束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说,中国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调整与收入增长应形成良性循环:以消费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保证新增GDP能投入到居民消费部门而非生产性部门。中国国家统计局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跑赢GDP。
在中国居民收入平稳增长的大背景下,收入结构及收入分配也在不断改善。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4491元,比上年增加7.5%,也跑赢了GDP。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指出,中国股市回暖带来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加,对消费增长提供资金来源。此外,就业形势较好、收入平稳增长等积极因素,也支持消费信贷需求持续较快扩张。例如,对于农村居民来说,财产性收入的增加意味着他们有更多的资金或者物资来扩大生产,这对保障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非常重要。其次,按收入来源分类来看,2014年中国居民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分别为11421元、3732元、1588元、3427元,较上年分别增长9.7%、8.7%、11.6%、12.6%。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认为,当前在中国作为生活必需品的食品价格波动较大,对低收入居民影响较大,因此建议进一步理顺商品价格形成机制。首先,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大于城镇居民水平。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居民收入的增加、收入结构及收入分配结构的改善,为中国经济平稳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经济增长要从投资拉动转换到消费拉动,其前提是提高居民收入、改善居民收入结构。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大于城镇居民水平。收入分配结构进一步优化。
瑞穗证劵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分析认为,2014年,中国居民收入增长对消费的支撑作用明显,使得经济发展及经济结构优化更有可持续性。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建议,可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及征收率,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有助于消费增长。
扣除价格因素后,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0%,比2013年的7.0%涨幅有明显扩大,也高于2014年中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7.4%的增速。统计局数据显示,按常住地分类来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显示,2014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16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1%。另外,互联网消费等新型消费方式的迅速发展,也有利于消费的平稳增长。
对于社会低收入群体来说,转移净收入对应的转移支付保障更为重要,转移净收入的增加意味着缩小社会保障上的待遇差异,使收入分配更为均衡。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殷醒民认为,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有助于进一步优化中国居民收入结构。
衡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进一步收窄,为0.469。财产净收入及转移净收入增速快于工资性收入及经营净收入,显示出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进一步提升。
展望2015年,业内人士建议应进一步推动惠民生与稳增长的良性循环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介绍相关情况时表示,2014年全年,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之下保持了平稳运行,呈现出增长平稳、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CPI增长2%,完成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所制定的3.5%左右的通胀目标。马建堂指出,2015年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发展有很多有利条件。尽管全年GDP增速创下24年来的新低,但中国经济总量却更加庞大,首次历史性地突破60万亿,与美国并成全球仅有的两个超越10万亿美元规模级别的经济体。这是中国经济2015年平稳发展的坚实基础,是基本面。
二是改革开放激发创业创新的不竭热情,这是中国平稳发展的不竭动力。而改革是防止风险最大的解困之道,没有改革就没有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也不可能有结构的调整。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4%,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3%,四季度增长7.3%。其中,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4400亿元,增长56.2%。
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1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6364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在多位接受采访的经济学者看来,增速换挡则是为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空间和环境。